鑄魂 、強根
育人 、樹形
鑄魂 、強根
育人 、樹形
“李書記來了!”
9月16日,位于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喬善鄉東北方的古城村迎來了嶄新的一天。伴著晨曦,踏著露珠,在秋日的暖陽下,一個身穿黃馬甲的身影格外顯眼。
“你看,現在你們家住上新房子了,你也加入新農合了,今年肯定能脫貧!”村民口中的“李書記”全名叫李專,是古城村的駐村第一書記。經過一個上午的逐一比對走訪,他對村里5戶預脫貧戶的“八有一超”情況進行了詳細摸底,心中的“小目標”愈發堅定:“今年一定要讓村里剩下的貧困戶全部脫貧,一個不留!”
結婚周年,來了一個特殊任務
2017年年初,時任十一冶集團工程管理部信息中心科科長的李專接到了一個特殊的任務——當駐村第一書記。面對組織的信任,他的內心卻猶豫了。“當時我剛結婚一年,正打算要個孩子,但作為黨員,我又深知不能辜負組織的重托。”于是,將自己的想法與家人商量后,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讓李專打消了顧慮。2017年3月19日,經過3個半小時的顛簸,李專來到了距離柳州143公里外的古城村。
“李書記,歡迎來到我們村!”
在李專進古城村報到上任的那天,村兩委干部為李專舉行了一個簡單而暖心的歡迎儀式。
古城村地處喬善鄉東北角,是典型的石漠化地區,全村總人口2747人,貧困人口就有1417人。“初來乍到的我,對脫貧攻堅工作僅僅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真的算一個‘愣頭青’。”李專說。
用情用力,從“愣頭青”到熟練工 村里沒路燈、道路等基礎設施也不完善,水利灌溉、防洪水渠這些剛需也是空缺狀態,再加上桂柳話、壯話語言不通……種種現實的困難擺在這個“愣頭青”書記眼前。
“全村群眾都在關注著我會給村里帶來怎樣的變化,我必須用心、用情、用力。”對村情不熟悉,李專專門買了一輛摩托,跟著村主任入戶走訪,用一口不流利的桂柳話與群眾拉家常;對扶貧工作不熟悉,李專一邊進屯入戶開展具體的扶貧工作,一邊學習危房改造、建檔立卡等扶貧“知識點”,提高了自己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能力。
一個不留,全面完成脫貧任務
56歲的古城村村民羅家忠眼睛患有2級殘疾,常年在廣東打工,留下84歲的老母親獨居在老家的危房里。了解情況后,李專一邊走訪照顧其母親,一邊勸羅家忠回來把危房進行改造。可面對苦口婆心的勸說,羅家忠始終拒絕回村,李專不斷打電話講解國家幫扶政策,終于將其勸回。“我為他申請了村里的生態護林員工作,并在2019年摘掉貧困帽,現在他對我、對村委心懷感恩。”李專笑著說。
面對光明,黑暗永遠在我身后
現在,古城村十個自然屯全部通了水泥路,村委辦公樓頂鋼架棚搭建項目、古城小學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建設穩步推進。經過不懈努力,古城村貧困發生率降至1.13%,目睹村里正在發生的悄然嬗變,李專心花怒放。
9月16日傍晚,李專在朋友圈中寫道:“直面光明,那么黑暗就永遠在我身后。”前些天他已跟路燈公司經銷商簽好合同,這個月底就能在全村安裝。“脫貧攻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我還在路上,當看到群眾的生活慢慢變好,我就心滿意足了”李專說。